Search

之前提過,我對嘻哈與電子音樂了解不深。其實也不只這兩種曲風,你要說爵士、搖滾等其他樂風,我也沒有一項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之前提過,我對嘻哈與電子音樂了解不深。其實也不只這兩種曲風,你要說爵士、搖滾等其他樂風,我也沒有一項專精的,一向以來只是以POP的角度在聽音樂而已。
不過,像這樣依年度梳理記錄下來,可以很清楚的看見嘻哈與電子如何從一開始較為小眾、社群性的音樂,漸漸與流行市場元素融合,最終發展出更為平易近人的市場主流形式。
前幾年曾經提到,某年的年終單曲榜上有一大堆形式單調的電子舞曲,那是電音剛開始衝擊主流市場的樣貌。也才沒有幾年,2016年終榜上,已經出現了非常大量以電音為基底,但旋律性、人聲表現與編曲多元性大幅提升的優秀作品。

其中最具代表性的,便是脫胎換骨的Justin Bieber,以電音為底,入圍葛萊美年度專輯的《Purpose》中有三首冠軍單曲,《Love Yourself》、《Sorry》、《What Do You Mean?》,前兩首分別是當年度的年終單曲冠軍與亞軍。加上兩首與他人合作的作品,年終榜前50名裡就有他五首歌,非常誇張。

Drake更扯啦六首單曲+兩首合作曲進年終榜,到底是有多忙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